【根在巫溪·追梦天下】李凌:初心如磐 学无止境
发布日期:2024-01-18信息来源:巫溪发布浏览次数:0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的关键一招,也是深圳市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CEO李凌,凭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踏实的创业作风,在建筑工程领域深耕多年的“秘诀”。
华灯初上,夜晚的重庆霓虹璀璨,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的洪崖洞依山就势,沿江而建,以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充分将传统与现代的商业建筑元素融合、碰撞,展现了洪崖洞的魅力和独特之处。而这座建筑的背后,闪烁着李凌和他的团队对进步的不懈追寻。 初见李凌,是在深圳市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外表儒雅、文质彬彬的他,显现出沉稳的企业家气质。说起自己现在从事的行业,他的目光里满是热爱,谈笑间,神采飞扬。 和大多数大山里的孩子一样,李凌生长在蒲莲镇玉田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每天上山下坡、淌水过河的求学经历,不断磨砺他的心智,让他在学习上异常的刻苦用功。在高中就学画画的他,大学顺理成章地选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学习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方面的知识,让他对建筑工程设计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还在重庆大学建筑专业学习,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储备。 早早就懂事的他为了给家人减轻负担,大二开始就已经在外面的广告公司兼职上班。通过做平面设计和室内设计,以及房地产的楼书设计,成绩好、能力强的他在当时一个月能挣800元左右,很快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大三之后不仅没有用家里一分钱,还能供小他7岁的妹妹继续读书。 1999年开始,我国普通高校实行扩招,各个大学里面的专业都面临教师短缺的问题,借着这个机会,李凌在毕业后成为了四川农业大学的老师,但没过多久李凌还是选择了自己更加热爱的行业,到重庆设计院有限公司继续从事设计工作。在此期间,李凌与其他同事不断学习交流,在晚上或者空闲的时候,除了自学,还参加了各种技术培训课程、培训班,在平时的工作的时候,还将以前理论上的研究,通过图纸和实际的工程去进行实践。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千禧年前后,彼时伴随地产行业需求的剧增,中国建筑设计领域迎来发展良机,2008年,在4年前被派到深圳当设计总监的李凌,决定好好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这座年轻、包容、有活力的城市里正式开始他的创业生涯。 刚出来创业的时候,深圳遍地都是项目,是名副其实的“创客天堂”,团队里几十个人的工资和日常开销基本上不存在压力,闭着眼睛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但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李凌更加意识到,现实并非如理想一样始终丰满。那时企业不仅缺少人才,还要随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因自身业务增长而导致的内部管理的复杂性也往往使得企业应接不暇。当李凌在多次投标失败后,他深切感受到,不断增加的企业经营压力与自身能力不足之间的巨大差距极大地限制了个人甚至企业的发展。于是在2017年,李凌选择继续深造学习,先后报读了长江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与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李凌在教授的引导、各行各业同学的跨界经验帮助下,通过方法论的学习加落地实践,了解到了更多的专业和管理知识、国内外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在结交人脉资源、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创新、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道路的同时,也让李凌完成了从一个设计师到管理者的成功转变。 2019年,由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市场作了新的定调,加上随后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行,给很多建筑设计企业的市场经营都带来了影响,甚至面临“无单可接”的局面。李凌明白,面对经济新常态、产能过剩,企业想要长久生存,并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转型升级。 在他看来,公司进行战略转型关系到他们整个公司业务的命脉,在建设工程领域深耕多年,再去涉猎一个新的行业并不现实,只有基于行业现状,判断未来趋势,不断减少周围不可控和不确定性,成功的概率相对而言才会增大。 时代趋势造就新星,时代浪潮亦淘汰庸者,而李凌引领下的华筑设计,多年来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稳步立足,成就了众多的地标、文化建筑,凭的是顺势而为的勇气、有策略的优秀创意、专业的系统服务,以及一代代设计师用科研的匠心不断探索,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仅仅在业内声名远播,作为“圈外人”,许多人也一定听过、见过、甚至打卡过他们的作品,从中国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深圳罗湖体育场、深圳创业投资大厦、到深圳市保利文化广场(剧院)、洪崖洞传统民俗风貌保护工程等,共计1000多个设计项目,覆盖全国55个城市,荣获30余个国际奖项、50余个国家级奖项、100余个省级奖项和150余个市级奖项。 回望方知行渐远。华筑设计不仅具备国家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规划乙级和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境外承揽工程项目的资格,还有超过600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共120余人,完成建筑设计面积逾8000万平方米,在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南宁、南京等地均设有分公司,承揽了全国多个工程设计项目,并与国内外知名建筑院校、建筑设计公司保持着长期合作、交流与人才往来。 李凌介绍,接下来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生产业务产业化、产品技术专业化、销售市场国际化、企业资质多元化、行业互联平台化,作为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努力早日将华筑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性的数字化的设计咨询企业。 百战归来再读书。2023年,李凌选择加入了专精特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继续攻读清华大学创新领军人物博士。他始终时刻秉持谦逊和终生学习的态度,在奋进中砥砺深耕,向着未来更开阔的水域破浪前行。